8月18至22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浙江大学落下帷幕。北京建筑大学阚帅教师团队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获课程思政中级及以下组全国三等奖,为我校教师首次获得此项赛事全国赛奖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是经教育部批准,唯一一项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面向各学科、各专业、各职称的本科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自2020年开设以来已经成为各类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的顶级赛事。本届大赛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6个方向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设6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18个组别。
第三届大赛自2022年10月启动以来,全国32个赛区1194所高校的83224名教师参加校赛,23088名教师参加省赛。2023年4月,465名高校教师(团队)入围全国赛网络评审,最终239名教师(团队)入围全国赛现场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全国高校的72个教师(团队)获一等奖、166个教师(团队)获二等奖、227个教师(团队)获三等奖。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各类教学比赛为抓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动教师教育能力提升,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必修通识本科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一、课程介绍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16学时,1学分。本课程旨在通过生涯意识唤醒、生涯探索与规划方法,帮助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职场,以积极的态度直面个人生涯问题。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高阶思维,指向认知觉察,获得认知突破,提升生涯决策力和求职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初步探索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思政创新着力解决如下重点问题:
问题1:对所学专业存在认知偏差,缺少专业规划发展意识
传统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在专业链接不强,无法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如何促进学生加深对行业专业了解,清晰规划发展意识?
问题2:自主持续行动能力较弱,缺少切实有效行动方案
传统课程侧重理论传授,忽视对学生分析解决个体决策问题的高阶能力培养,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程缺乏实际意义,如何引导学生为自己设计贯穿大学四年的行动方案,形成持续自主的行动力?
问题3:专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少服务国家建设志向
传统教学较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弱化了对职业观、择业观、价值观的引领,导致思政教学难以入脑入心,如何使学生坚定专业理想与信念,更多考量社会和国家建设发展需要?
二、团队成员
团队负责人:阚帅,团队成员:贾海燕、齐勇。课程主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思政功底扎实。
三、课程特色
(1)思政理念创新——基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课程团队建树了“逐梦青春、职面生涯、预见未来”的思政育人理念。“逐梦青春”旨在使学生明晰专业使命青春理想;“职面生涯”旨在使学生面向未来人才需求持续行动;“预见未来”旨在使学生科学合理评估做好决策规划。
(2)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打造了系统打造CAS辅助建构式教学模式,即融合→唤醒→思辨的创新思路。针对专业认知偏差和规划意识薄弱问题,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素材-案例-情境多重融合;针对行动力缺乏问题,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四维度聚焦、内在-外在双视角驱动、主线行动方案全过程贯穿,多维唤醒;针对专业理想信念不坚定问题,生生-师生-校企/地多方研讨,理想/现实-专业/行业-小我/大我多元思辨;拾级而上助力学生深度专业认知、自主持续行动、系统科学规划。
(3)评价体系创新——针对原有评价中对能力与思维评价量规缺失、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反馈不充分等问题,团队进一步完善了“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线上评价+线下评价”的多维度立体化多元性评价体系,注重指向赋理、赋能、赋魂一体化的全过程深度学习评价。依托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平台,以信息技术赋能评价方式。开展线性增量性与点式表现性评价,明确审辩式思维评价量规。评价标准有据,过程把控有力,成效反馈有效。实现主体赋权、过程赋责、内容赋能,助推学生发展面向未来的能力和素养需求。
四、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建设成效凸显
本课程先后出版教育部就业指导特色教材(2015),入选教育部就业创业典型案例(2020),获批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课程思政重点培育项目(2021),首批入选北京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金课,校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2),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2023)。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领导来校调研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给予高度肯定。
(2)团队教师教学相长
团队负责人担任十三五规划教材副主编、参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教材2部;获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优秀奖;作为支部书记所在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多次获评首都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团队核心骨干成员贾海燕老师现为北京高校就业指导金课负责人,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团队中齐勇教师获评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教学团队承担教育部思政课题1项、北京市思政课题11项,发表核心期刊思政论文7篇,实现了教学相长。
五、课程思政创新辐射与推广
(1)思政创新模式业内认可
【校内推广】思政创新成果纳入我校课程思政重大项目,改革经验面向全校职涯课程团队、图书馆信息化课程团队、心理课程团队等进行培训推广,辐射近千名教师。
【校外推广】团队教师曾在广东省、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等8省4直辖市3自治区分享思政创新理念与经验20余次,累计辐射覆盖60余所高校1.5万余人次。
(2)课程思政资源服务社会
教学团队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1个,面向全国19所高校展开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及教具已推广应用在多所院校的同类课程中,反响良好。